七十年风雨兼程铸辉煌 新时代英雄城市再出发

发布时间:2019-10-01  来源:唐山党史网
分享到  


七十年前,获得解放的唐山人民喜迎新中国的诞生。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年砥砺奋进,七十年跨越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唐山人民戮力同心,艰苦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谱写了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壮丽史诗。今天,这座英雄的城市,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向着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奋勇前行。

解放初期,面对市场萧条、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的局面。唐山各级党组织带领全市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完成郊区农村土地改革、城市产业的民主改革,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三反、五反”运动。1953年,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全市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农业增产增收,工业生产突飞猛进。1958年“大跃进”延缓了建设进程,但广大人民群众万众一心,渡过三年困难时期,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即使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干部群众在逆境中坚守岗位、坚持生产,使唐山的经济在艰难曲折中自然保持了发展态势。1976年唐山大地震,百年工业城市瞬间夷为平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军民的鼎力支援下,唐山人民患难与共,众志成城,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斗争中。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唐山党组织带领人民解放思想、负重前行,一面进行大规模的震后恢复建设,一面投身各项改革,唐山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在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拉开改革帷幕。特别是党的十二大召开后,唐山和全国一样迈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步伐。1986年,经过十年重建,一个比震前更美观、布局更合理、功能更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重新崛起。在经济发展起步晚于全国其他城市的情况下,奋起直追,加快发展,实现七五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八五时期超过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唐山经济迅速实现全面振兴。1988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个翻番。1989年,进入全国25个国内生产总值超百亿元城市行列。1990年,唐山市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荣誉奖”,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2001年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按照中共唐山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开放兴市,科教兴市,港口兴市”的发展战略,全市经济发展连续迈上新台阶。1992年,京唐港正式通航,结束了唐山有海无港的历史,唐山对外开放开始融入世界。震后的唐山,不但实现了“三级跳”,而且一步比一步扎实,一步比一步迅捷。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面对产能过剩、大气污染等多重压力,唐山调结构、促转型,一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战胜了挑战,经受了考验,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对放开放向纵深推进,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唐山建设发展捷报频传。到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95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6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56元。高速动车、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石墨烯、汽车板、莫代尔纤维等一批高科技、高效益新产品应运而生。曹妃甸开发建设纳入国家规划,成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唐山港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个港口通航,打开了通向世界的黄金水道;唐山机场通航开辟“空中桥梁”;已投入运营的唐山新火车站,使唐山跻身京津冀一小时经济圈,接连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南湖中央生态公园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每张靓丽的名片,每项珍贵的殊荣,都在见证着奋进发展的唐山速度,展示着唐山辉煌灿烂的成就。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回望唐山7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力量,从历史规律中获得智慧,对于我们更加坚定地迈上新征程,成功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都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关怀为唐山发展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唐山与祖国同步伐、共奋斗,深受党中央的关注和关怀。1948年8月1日,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唐山市委机关报——《唐山劳动日报》题写了报头。解放初期,开滦矿务局举步维艰,刘少奇同志亲临指导,使开滦煤矿渡过难关。1954年4月22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启新洋灰股份公司,极大推动了唐山市私营企业的合营进程。周恩来同志五次视察唐山,在厂矿车间、田间地头,与工人农民拉家常了解民情,与基层干部交流思想、指导工作。惊悉唐山发生大地震的消息时,重病缠身的毛泽东悲痛万分,生前签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就是关于唐山抗震救灾的文件。1978年和1983年邓小平同志两次亲临唐山,对唐山重建作出重要指示。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唐山人民题词:“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把新唐山建设得更繁荣、更美好。”2006年7月,胡锦涛同志视察唐山,要求加快建设繁荣文明新唐山,把曹妃甸工业区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2007年5月,温家宝同志视察唐山,要求把曹妃甸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大港,建成环渤海地区的“耀眼明珠”。2010年和2016年,习近平同志两次视察唐山,亲自为唐山发展把脉定向,亲手为唐山描绘了“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的发展蓝图。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唐山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也为唐山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成为英雄城市再创辉煌的航向指引和不竭动力。

初心使命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

一部党史、新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带领人民前赴后继、奋发进取的奋斗史。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并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些伟大成就,都是把对初心和使命的坚守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70年来,在党中央的指引下,唐山党组织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做时代的领跑者,带领广大人民创造了非凡奇迹。建国初期,唐山党组织带领全市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农业合作化和三大改造运动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遵化西铺村王国藩“穷棒子社”,被毛泽东主席赞誉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沙石峪人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当代愚公”;共产党员、煤矿工人侯占友“地球转一圈他转一圈半”,成为特别能战斗的“矿山铁汉”。1976年唐山大地震,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党组织的带领下,唐山人民创造了人类抗震史的奇迹,震后10天开采出“抗震煤”,震后14天电网并网发电,震后一个月炼出“志气钢”,震后一年时间工业企业全面恢复,震后10年完成了恢复建设,震后20年跨入全国城市经济实力20强的行列,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1/6。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唐山党组织确定了努力走在全省最前列、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省委对唐山提出新的时代答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市”,这是唐山党组织的使命所在,也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

历史雄辩的证明,有了一代又一代对党的事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共产党人,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才能取得成功,才能成就今日之辉煌,才能在古老的大地上奏响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青春之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勇前进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之匙。新时代履行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态度、“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始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砥砺奋进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经受了战争创伤的唐山,艰难起步,经历探索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曲折、唐山大地震、非典疫情等诸多挫折和困难,面对经济社会转型的风险考验,一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敢于担当,不断加强和完善自己,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遵化西铺村23户农民依靠仅有的三条驴腿作为生产资料,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引领时代潮流,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遵化沙石峪人发扬愚公精神,移山造田,使全村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1958年“大跃进”延缓了建设的进程,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广大人民万众一心、共渡难关,整体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即使“文化大革命”时期,唐山人民力排干扰,在逆境中坚持发展生产,整体工作在曲折中仍有新突破。“四五”期间,开滦为国家多产煤2000多万吨。周恩来总理表彰开滦煤矿为国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全国煤炭战线纷纷兴起“学大庆、赶开滦”的热潮,开滦范各庄红旗采煤矿被命名为“永攀高峰的红旗采煤队”。接踵而来的大地震,唐山人民无惧无畏、不屈不挠,揩干眼泪,强忍悲痛,开展生产自救,创造了凤凰涅磐的奇迹。

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唐山人民涵养形成了知难而进、逆流而上的勇气和愈挫愈勇的韧劲。实践证明,我们具有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能力,没有什么风雨能够阻挡唐山前进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当前,唐山正面临转型升级、资源环境、区域竞争、防范风险等巨大压力和现实挑战,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看到挑战和压力,在复杂的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在矛盾困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推动唐山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开拓创新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解放初期,唐山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勇于尝试,率先进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从成立互助组、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唐山出现跨越式发展,质的飞跃。紧跟改革开放步伐,在震后恢复建设的同时,敢闯敢试,大胆突破,大规模发展商品生产,搞活农村经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多种所有制形式,调动了群众积极性。1986年,唐山市被列为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市。在经济新常态下,唐山工业产品老化、资源枯竭、中心城区承载能力超负荷等结构性矛盾愈发凸显。唐山适时谋变,顺势而为,在经济建设中,突破传统发展观的束缚,积极把握全球化机遇,充分发挥沿海港口优势和环东北亚区域优势,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由内陆资源向沿海开放型转变,曹妃甸见证了唐山勇于创新的气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积极发展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打经济转型升级硬仗。从时速60公里的“抗震号”机车,到时速487.3公里的“中国第一速”动车组,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采煤沉降区的废弃地进行生态改造和综合治理,蜕变为总体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唐山递给世界一张绿色发展的新名片。

经济因改革而活,发展因创新而兴。唐山在高质量发展的前行路上,还会面临众多挑战,也会提出更高要求,经济发展高质量、城市治理高水平、生态治理高标准、百姓生活高品质。我们要突破禁锢,摆脱束缚思想的旧观念和传统的思维模式,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践行新发展理念,革故鼎新、锐意进取,切实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

70年来,唐山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重工业城市到跨越转型升级,从“雾霾围城”到生态之城,一路爬坡过坎,唐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70年是我们开拓创新跨越发展的新起点,也是我们再次腾飞再续辉煌的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唐山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和“两个率先”目标,勇于担当、久久为功,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使这座英雄城市再创新辉煌!

(中共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主办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冀ICP备15024999号-1

网站地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