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在长城南侧唐山境内制造的“无人区”

发布时间:2016-03-21  作者:李成民  来源:唐山党史网
分享到  

万里长城,是连结华北与东北的枢纽,沟通关内外的咽喉。抗战期间,侵华日军将这条雄关要塞划为伪满洲国的西南“国境线”。为控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抗日势力向伪满推进,曾于1939年秋至1944年春,先后在长约1 000公里的长城线的南北两侧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无人区”,唐山现辖区的遵化、迁西、迁安以及丰润、滦县等地均遭此劫难。

一、日本在长城南侧制造“无人区”的缘由

当年,长城北侧为伪满洲国统治区域,南侧为华北伪政权辖区。1938年6月,八路军第四纵队以疾风暴雨之势进入伪满境内的兴隆,攻克了一批日伪据点。此后,冀东八路军不断深入该区开展游击战争。这些举动对侵华日军触动很大,遂于1939年秋在长城北侧开始制造“无人区”,1944年春完成集家任务。日军在长城南侧制造“无人区”的时间较晚,1940年冀东抗日游击队活动频繁,并不时切入长城北侧,日军于1941年春对长城南侧实施了“集家”策略,制造“无人地带”。不过这时日军的行动是突击性的,制造“无人地带”的范围只是局部的。到1942年春夏两季,冀东抗日军民粉碎了日伪发动的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引起了日军对冀东的严重关注。他们认为,冀东是进攻满洲的前进基地,是日本军的深远后方,同时又是日苏战争上,切断日军的进击路线的最有力的地理条件的地区。

“日军确保冀东,就能确立满洲,对苏进攻也会可能容易。因此,彼此双方的斗争将会日趋炽热化。”

由此得知,冀东地区的战略地位,侵华日军给予特别重视。原侵华日军第二十七师团

长铃木启久曾说:

“八路军的根据地在什么地方呢?我只能回答说,在山区,因此我们必须对山区彻底地打击不可……在长城附近的山区,有相当多的中国居民,他们虽然不完全是八路军的根据地,但他们隐藏八路军确是事实。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干一下。”

有鉴于此,同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兵团长会议上说:

“目前南方正在广大海域作战,我们必须尽可能以少数兵力确保大陆,不使南方战线有后顾之忧。然而作为基地的本方面军管区内,特别是冀东方面的治安,处于极其令人忧虑的境况。这样情况继续下去,是目前形势所不许的,必须迅速肃正,以免有所风吹草动。”

随即,他命令第二十七师团全部开赴冀东,从9月1日起实施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并且“在长城内侧由马兰峪(遵化以西约30公里)到建昌营(迁安以北约20公里)附近,使宽约4公里,长约100多公里的带状地区成为无人区,将原有的村庄迁并到别处。”

对“无人区”内的禁止限制事项做出如下规定:

“甲、该地区的居民自9月×日,20天内离开划定区以外,不得留下1人;

乙、撤离时,自己能搬走的一切东西(粮食、家具等)在指定期限内搬完;

丙、自划定线至长城线的地方,禁止一切耕作;

丁、撤离后,房屋和剩下的物品,全部烧毁;

戊、该地域内,在20天以后,严禁进入和通行。”

在日本侵略军看来,只有这样才能造成“军民分离”,割断共产党八路军与人民群众联系,才能成为他们料想的所谓“治安区”。

二、日军在长城南侧制造“无人区”的情况

继铃木启久秉承冈村宁次命令之后,他亲自在唐山境内组织实施了制造“无人区”的计划。

遵化县(现为遵化市):

境内长城沿线80公里,日伪除把清东陵所在地马兰峪10公里地段划为“特区”(指陵区)由伪满洲国直接管辖外,下余70公里长城线于1942年9月被划为“无人地带”。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日伪军抓来大批民夫在长城沿线以南5公里处挖一条横贯东西的“防共沟”,沟宽、沟深各一丈左右。沟的北沿夹上树枝寨子,隔一公里修建炮楼一座,整条“防共沟”共筑大碉堡27座,日伪派4个团的兵力驻扎把守。继尔,在长城与“防共沟”之间“集家并村”,制造“无人区”。长城沿线东端17个村的居民被赶进洪山口“人圈”,西端的9个村居民被赶进新立村“人圈”。居民被赶走后剩下的房屋什物一律拆除烧毁。人们在“人圈”失去自由,过着非人的生活。第二种是有93个村的居民被赶走去投亲靠友或流离失所,房屋被拆毁,有家不能回。第三种是有32个村地处深山区实施“大集家”,就是把村民集中一个或几个空旷的地方,搭建茅草窝铺居住,被赶走后的房屋查封,不得随意进入。

据统计,该县境内“无人区”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9%,包括151个村,6680户,31000多口人。

日军在长城南侧的遵化境内制造“无人区”给广大群众造成的危害,他们是承认这一事实的。1943年初,伪华北治安军总署总监齐燮元曾向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呈报救济并获得批准。兹将原文录后:

国民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 训令

令华北救灾委员会内务总署

为训令事案据治安总署呈报派员协同河北省公署发放遵化无住地带救济振()10万元经发放完竣检同报告表请鉴核备案等情除指令并分行外合行抄同原表令仰该会遵照查核具报总署知照  此令 

并有遵化县无住地带设定地域及移住特定地域要图。虽然这些档案资料尽管出于反动立场,用词卑劣,所列数字与当今统计数字又有很大出入,但确证明,制造“无人区”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迁西县:

境内长城线87公里。1940年春,日伪军强迫群众在漆棵岭筑起高1?5丈、长4华里的围墙,南北东三个大门上建有岗楼,四周山上建有碉堡,这是日军在迁西地区建立的最早的集家点。附近的四楼沟、北水峪、东厂沟、西南岭等村被划为“无人区”,约150户700多口人被驱赶到漆棵树集家点里。1942年9月,日伪将制造“无人区”作为推行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的重点内容加以实施。“无人区”的宽度大大超过了原拟定的4公里的范围,一般都在10公里以上。在滦河南制造的以莲花院为中心的“无人区”是冀东抗日根据地基本区最大的一片,包括迁西县南部的孙家峪、干柴峪、马蹄峪一线的南山区,丰润县潘家峪和滦县华山峰等地计50多个村庄。据统计,迁西全县390多个行政村,113个村被日军划为“无人区”,有5 034户,23 486人被集家。

迁安县(现为迁安市)

境内长城线45公里。日军在该县长城沿线制造“无人区”,采用的是挖沟筑碉的方式。1942年8月中旬,驻迁安日军奉命在长城沿线百余村庄反复“扫荡”,并强迫数以万计的民夫在东起刘家营(现属卢龙县),西至刘皮庄一线挖一条宽1丈、深1?2丈、长约50公里的“封锁沟”,沿沟在徐流营、西密坞、三岭村(南北各一座)、张庄子、黄金寨、大何庄、小何庄、万宝沟、曹古庄、沙间、刘皮庄等村庄建18座炮楼。日伪军分别以班 或排为单位驻扎。这条“封锁沟”北至长城约4~10公里,将其内72个村庄宣布为“无人区”,距长城4公里内为“无住禁作地带”。同时在“封锁沟”南沿的沙河庄、王古庄、刘德庄、五重安、三岭、黄金寨、大崔庄、小崔庄、大新店、平林镇、后窝子、前窝子、曲河、小套等14个村庄修建了“人圈”,将“封锁沟”北侧72村的居民全部驱赶到“人圈”中。在这14个村庄的周围分别打上木桩织成铁丝网或挖深宽各一丈的壕沟,村口设吊桥,限制居民自由出入。

日伪军在长城沿线制造“无人区”乃为既定方针,而在远离长城线之山地和平原区域,出于对中国抗日势力的打击,同样实施“无人地带”的政策。丰润县(现为唐山市丰润区)便是一例。该县不属于日军在长城线上制造“无人区”的范畴,但此地系共产党八路军经常活动的地方,对日伪军不断构成威胁,故日军将其划为“非治安区”,对重点村镇实施“三光”政策,驱赶群众离开故地,制造“暂时无人村”。给百姓生存造成极大困难。我们从历史档案中查寻到1941年4月16日丰润县商民呈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宣抚赈恤安民文件一份。档案资料是丰润灾民不堪日军制造“无人区”蹂躏摧残向伪华北政权机关乞请“宣抚赈恤以安民心”的一份呈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尽管行文中有许多诋毁武装抗日之辞,但却道出了日军在本县实施暴行的情景。它从另一面揭露了日军在远离长城沿线的山区也同样制造了“无人区”事实。

据统计,类似日军在丰润制造“无人区”情况的还有上文未提及的丰润辖区内的火石营和黑山沟、西杨家营二块“暂时无人村”4个村。迁安(含迁西)以莲花院为中心的一块50个村。滦县以赵家峪为中心的青龙山区5个村,遵化县以鲁家峪为中心的5个村,以娘娘庙为中心的12个村,鸡鸣村2个村,高拔岭1个村。

总计,日军在长城南侧唐山境内制造“无人区”基本情况如表:

县别

境内长城(公里)

无人地带

暂时

无人村

面积

村数

户数

人数

20

遵化

80

300

87

6680

30000

50

迁西

87

500

100

5500

23000

 

迁安

45

500

72

2000

10000

 

丰润

 

 

 

 

 

8

滦县

 

 

 

 

 

5

合计

212

1300

759

14180

63000

83

注:面积为平方公里

铃木启久在《制造无人地带》一文中交代说:在1942年9至10月间的20天内,马兰峪至建昌营制造了64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实际数字并非如此,从上表中看出,在长城南侧唐山境内制造“无人区”的面积为1 300平方公里(不含“暂时无人村”),比铃木交代的数字超过一倍还多。后来铃木回忆当时乘飞机沿长城线督战、检阅所部制造“无人区”

战役行动时自供说:“飞机从山海关上空附近起机首转向西边,进入大片森林和山岳地带。……飞机沿着长城线向南飞行,不久就飞到迁安县北部上空。这里原来青色的森林出现了一块块的红色和黑色的烧毁和烧焦的痕迹。我想:到了,从这里起就是我所制造的无人地带了。我打开地图察看时,飞机已到了遵化县的上空。

“看看下面,只见森林中出现无数个烧成红色和黑色的大火后的灾迹。许多处显然是整个村庄烧毁后,大火蔓延向山林形成更大的山火。这些灾迹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椭圆形,非常之多。一根根光秃秃的烧成黑色的树干,杂乱地林立在山头。

“这里原来有许多的村庄,但现在只剩下烧完的残迹,一户完整的房屋也看不到,证明计划成功。”

铃木对他亲自制造“无人地带”惨状的描述,没有夸张的言词,却系当时的真实写照。

三、日军在长城南侧制造“无人区”的罪行

日军在长城北侧大规模制造“无人区”勿需细述,在南侧制造“无人区”虽没有北侧伪满方面用的时间长,规模大,手段残忍,但对长城南侧中国老百姓惨无人道的行径,同样罄竹难书。所有“无人区”内的群众,几乎没有一户是容得时间自己迁出的,都是被日军武力驱赶背井离乡四散逃亡的,而房屋、粮食、衣物等一切生活用品,凡未来得及带走的一律纵火烧毁。仅在1943年1月15日这一天,日军在迁安就放火烧了小关庄、白羊峪、大庄、小庄、抬头岭、商庄子、麦子山、大洼、装货沟、石梯子沟、五道沟、四道沟、大沟、石门、新开岭、马井子、杏山、铜洞子等18个村庄,几千间房屋和未转移的物品俱葬火海化为灰烬。

据统计,遵化县被烧毁房屋9000间、迁西县被烧毁房屋2.9万间,迁安县被烧毁房屋6 400间,“暂时无人村”被烧毁房屋5 000余间,共4.9万间。

在制造“无人区”的过程中,日军对中国老百姓进行了疯狂的屠杀。1942年9月10日,驻迁安县日军将从长城线上“无人区”里抓捕的312名村民,集体屠杀在大杨官营老牛圈 。日军在遵化制造“无人区”所到之处草木过刀、房舍过火,仅马蹄峪、沙坡峪、冷咀头、北下营等10个重点村就杀害647人。1942年11月21日天降大雪,驻喜峰口据点日本宪兵队在队长吉田的指挥下包围夏家峪村,屠杀尚未撤走的村民11人,打伤3人,烧毁房屋450间。铃木说的20天内屠杀群众200多人,他只承认在制造“无人区”过程中屠杀是事实,但屠杀的数字绝不仅此。据调查统计,日军在长城南侧制造“无人区”共屠杀4 289人,其中遵化1 200人,迁西1 471人,迁安312人,“暂时无人村”1 306人。

日军在长城南侧制造“无人区”,尽管没有像长城北侧那样建设部落,但对划为“无人区”范围的村庄,采取搞集家点的办法,强令群众集中居住,并派军警严加控制。由于环境恶劣,生活困苦,许多人死于饥寒和瘟疫。据调查统计,迁安县几个集家点冻死和病死1 000多人。小关庄村800口人就死了300多口。遵化县死于瘟疫的650人,死于饥寒的570人。迁西县死于瘟疫的2 200人。有些集家点还遭到一些意外灾害。迁西大韦庄集家点,设在一条大山沟里,附近19个村2 000多户1万多口人被强迫搬来居住,家家户户都是用茅草搭建的窝棚,挨挨挤挤连成了一条5里长街,不料一场大火烧了个净光,有20人丧身火海。

四、抗日军民坚持“无人区”斗争的胜利

日军在上述地区制造“无人区”及多块“暂时无人村”,皆因这些地区都是抗日根据地和较稳固的游击区,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当日军在这里实施“无人区”政策时,抗日军民始终没放弃斗争。虽然日军用重兵反复“扫荡”摧毁,但终未制造成纯 系的“无人区”。

遵化县沙坡峪至洪山口一线,迁西县喜峰口里长河川一带及迁安县小关庄等地区,尽管日军多次烧杀抢掠,抗日军民与敌巧妙周旋,并寻机打击其有生力量。1942年冬,日军认为在长城南侧制造“无人区”成功了,实际上所划“无人地带”根本没有成为“无人区”。据调查,在遵化县的“无人区”里,始终有138户、300多人在那里坚持斗争。迁西县喜峰口内大片“无人区”里,有1?2万人坚持斗争。

自1942年9月日军制造“无人区”始,八路军和游击队在坚持“无人区”的斗争过程中,共作战15次,消灭日伪军1 000余人。在军事打击的同时,对日伪军发动政治攻势,收到了很大效果。如迁安“无人区”内的黄金寨、王古庄、大庄等碉堡的伪军相继起义参加了八路军。遵化县洪山口驻防的伪治安军,经过政治争取,倾向抗日,不但尽可能的保护群众,而且暗地里支持抗日工作,使洪山口、龙井关一带的“无人区”封锁线有名无实,成了冀东基本区通往热南的一条重要的地下通道。

1943年春季,冀东抗日军民对1942年日军第四次、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蚕食的地区发动了第一次恢复基本区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到1943年夏季又发动了第二次恢复基本区战役(亦称青纱帐战役),这次战役行动,突破了“无人区”的封锁线,荡平了日伪建造的沟壕碉堡,长城南侧所有“无人区”被粉碎,基本区内的“暂时无人区”也随着战役行动的胜利而得到恢复,群众又纷纷回到了家园,并成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

                       节选《唐山抗战伤亡损失纪实》,略有修改

主办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冀ICP备15024999号-1

网站地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