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发生在唐山境内的战斗战役

发布时间:2015-10-09
分享到  

唐山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属冀东辖区隔长城与热河、辽宁相望,境内山川秀丽,平原广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日本侵略者自“9·18”事变后,便不断向驻长城线的中国军队挑衅,终于以战争的形式占领了这块要地。中国军队同样把唐山辖区看成是进可攻退可守,并且是未来抗战大反攻进军东北收复失地的惟一通道。因此,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为抵御敌寇的侵略奋力坚持斗争,使这里成了中日战争的战场。据统计,从19333月至194512月,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共发生大小战斗万余次,其中战斗激烈、影响较深的有259次,战争的结果,以中国的正义战争战胜了非正义的日本侵略者。

本文在充分查阅资料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仅对8个规模较大的战役战斗作简要叙述,余则从略。

一、长城抗战

193311日,日本侵略军在山海关挑起战争,遭遇中国驻军何柱国部626团两个营的顽强抵抗,激战2日,因寡不敌众于3日下午失守,是为长城抗战开始。接着,日军又进窥热河。33日,由于中国驻军司令汤玉麟贪生怕死,弃城而逃。4日,日军先头部队仅以128骑未费一弹轻取承德,至此热河全境沦丧。日军侵占热河后,随即分兵攻击长城各口,企图迅速占领冀东继而吞并华北,首战唐山境内的冷口和喜峰口。

冷口位于燕山东段的长城凹部,是山海关和喜峰口之间的重要关口,属迁安县境,是长城抗战东线战场。

19332月下旬,日军在进攻热河的同时,曾部署兵力进攻冷口,遭中国军队抵御。34日,日军中村旅团2000多人强攻占领了冷口。  中国驻军第三十二军军长商震急派师长黄光华率部驰奔冷口御敌。5日傍晚,该师抵达冷口前线,乘黑夜部署兵力,于次日拂晓向日军发起猛攻,日军猝不及防,狼狈退却。3月中旬,日军调集兵力再夺冷口。22日,日军第六师团一部向中国守军发起攻击,黄光华师长令全体官兵投入战斗,商震军长也亲临前线指挥。日军以先进的大炮、坦克攻击。中国守军则以步枪、手榴弹、大刀相抗,多次肉博,日军不支而退。

4月初,日军调入第八师团从中方防备不严的滦河以东突破缺口,三夺冷口。49日,经过周密部署,日军3万多人向冷口发起猛烈攻击。午后,日军用飞机、大炮配合攻击,中国驻军所有山顶防御工事均被炸毁,人员伤亡惨重,被迫撤至长城一线抵御。10日,日军再次发起攻击,商震急调其余两个师增援,但实力仍相差悬殊。11日日军又从白羊峪打开缺口,东进包抄冷口的中国守军。为避免全军覆没,商震军长遂下令全线撤退。当年参战的将士后来回忆说:“撤退前不少受伤官兵不愿落入敌手而自戕,情况尤为壮烈,为历代战士所罕见。

冷口一战,中国守军以伤亡近万人的代价,坚守阵地一个多月,给日冠以沉重打击。但冷口失守后,对整个长城战局影响极大。

喜峰口位于长城东段中部的凸出部位,为冀热之咽喉,与长城东段西部古北口称犄角之势,是拱卫平津的屏障。喜峰口属迁西县境。

193335日日军开始进攻长城各口,中国军队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部于6日奉命防守冷口西至马兰峪约150公里长城一线。前线指挥所设在迁西县二屯营镇。7日,第二十九军所属第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到达三屯营。

热河失守后,东北军万福麟部败退喜峰口,追踪万的日军服部旅团乘万部立足未稳,于39日晨一举攻占了喜峰口。是日下午4时许,中国守军第三十七师先头部队赶到前线后即投入战斗,组织了500人的敢死队扑向日军强占的阵地。反复博斗数小时,毙伤日军百余,后因日军攻击猛烈,中国援军未到,被迫退出战斗,500人的敢死队牺牲470余人。傍晚,第三十七师特务营赶到,从喜峰口两侧夺取制高点压倒敌人,并乘胜收复喜峰口,稳定了战局。10日,宋哲元调第三十七师赵登禹旅和第三十八师佟泽光旅增援,在喜峰口附近展开了激烈的阵地争夺战,阵地旋得旋失,双方伤亡极其惨重。中国军队抱定“只进无退,死而后已的决心”,日军服部旅团自知遇到劲敌,不在继续鏖战,将主力退至长城以北待机。

11日夜,中国军队乘日军疲惫之际,组织两团兵力的大刀队,于次日采取迂回战术,踏冰雪闯入日军兵营和炮兵阵地,日军毫无戒备,不及还击,即被大刀砍杀,共歼敌600余人。日军气急败坏,遂以飞机、大炮轮番轰炸,但未达其目的,此后两军对峙,战事重心转至罗文峪。

罗文峪位于喜峰口西南部50公里处。316日,日军3000多人企图偷袭罗文峪外的三岔口高地,被中国守军第三十八师击退,日军连续几次攻击,均未得逞。4月初,日军从冷口西攻入喜峰口,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腹背受敌,只得转移。

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在喜峰口至罗文峪之间,官兵浴血奋战,取得了“自‘9·18’以来战场首次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531日,国民政府与日军签订了《塘沽协定》,长城抗战以失败宣告结束。

二、冀东武装抗日暴动

唐山(冀东)1935年长城抗战失利后5月即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根据《塘沽协定》划为非军事区。193511月,在日本侵略者直接操纵下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政府”,宣布脱离中央,变为日本的殖民地。境内驻有伪军36000人,其中保安队15000人,警察队15000人,伪政权的教导队3000人,铁路沿线驻扎日军3000人,此外还有守备队、宪兵队。各县区建立伪政权,乡村实行连保制,敌伪势力一直统治到基层。城乡到处是日鲜浪人的横暴,汉奸的无耻跋扈,毒品的充斥,走私的猖獗,在没有公理和正义的政治环境里,唐山(冀东)人民承受着非人的屈辱,过着黑暗的生活。人们痛楚悲愤,怨声载道,反日情绪日趋高涨。

19377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下旬,中共中央在陕北络川召开会议,毛泽东提议:红军可以一部于敌后的冀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创建冀热边根据地。9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冀东准备迅速发动抗日武装起义,以配合全国抗战并坚持游击战争”,同时对起义事项作了具体部署。随后指令中共河北省委书记李运昌到冀东任冀热边特委书记,负责筹划起义工作。将中共河北省委设在天津的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改组为“华北人民抗日自卫会”,中共河北省委负责统战工作的李楚离任党团书记,另一名做统战工作的王仲华去武汉就组建华北人民抗日自卫会和组织冀东武装起义及发动敌后游击战争等向国民政府备案。12月,李运昌代表冀东党组织召开京东10县抗日人民代表会议,决定成立“华北人民抗日自卫会冀东分会”,推举李运昌为主任,王平陆(原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洪麟阁(遵化县人,河北工学院教授、国民党员)、杨十三(迁安县人,河北工学院教授)、高志远(滦县马城民团团总)、黎巨峰(中共乐亭县委委员)为委员。

1938年春,中共河北省委遵照中共中央关于与准备挺进冀东的八路军紧密配合组织冀东暴动的指示精神,先后派吴德、李楚离去平西根据地与准备挺进冀东的八路军邓华支队联系。此刻,日军正在扩大对我国中原地区的侵犯,驻华北日军部分南调,驻冀东部分伪军也调出,冀东日伪兵力空隙,恰是暴动的最好时机。冀东党组织初步约定在7月中旬八路军挺进冀东时举行暴动。5月,李楚离、王仲华根据中共河北省委意见召开华北人民抗日自卫会会议,对冀东举行武装抗日暴动从组织上做了安排,并决定组织抗日联军。序列为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简称冀东抗日联军),推举高志远为司令,李运昌、洪麟阁为副司令。1938531日,八路军第四纵队(简称四纵),由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邓华率部从平西出发挺进冀东。6月下旬,中共冀热边特委召开武装暴动前的军事会议,宣布成立冀东抗日联军,组建6个总队,任命了各总队的负责人,通过了武装暴动的行动纲领和暴动队伍的番号,决定716日为统一暴动时间,后因日军发觉提前10天暴动。76日滦县港北、7日丰润岩口起义开始,暴动的号角点燃了冀东人民心中的怒火。以滦县、丰润、乐亭、迁安、遵化、玉田和开滦煤矿为中心的武装抗日浪潮迅速波及到整个冀东大地及长城北侧的兴隆、青龙等县。到8月底,西起潮白河、东至山海关,北从雾灵山,南到渤海边,到处是暴动的烽火。有20万人参加的大暴动,组成了10万人的抗日武装。其中抗日联军序列62个总队7万人,国民党和其它抗日队伍3万人。由于暴动来势汹涌,地域广阔,又是分头组织起义,整个队伍未能形成统一领导,为便于指挥将抗日联军分成三路,设三个司令部。第一路约4000人,洪麟阁兼司令员,杨十三任政治部主任,李楚离为华北人民抗日自卫会驻洪部代表。第二路约5?7万人,李运昌兼司令员,胡锡奎(时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任政治部主任。第三路约1万余人,高志远兼任司令员,陈宇寰任副司令员,张受民任参谋长。这次武装暴动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抗战的一次大发动,是敌后战场的伟大壮举。暴动中抗日联军与八路军四纵驰骋在冀东原野,先后攻克9座县城和许多重要集镇,建立了11个县级抗日政权,动摇了日伪在冀东的统治。中共冀热边特委于822日发出《致朱德、彭德怀转蒋介石电》,报告了自八路军第四纵队进入冀热边区掀起冀东抗日浪潮的胜利战果。91日,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冀东抗日大起义的贺电》,庆祝抗日联军反日反汉奸起义的胜利。

冀东人民武装抗日暴动是成功的,但领导决定西撤到平西整训是错误的,致暴动成果未能得以巩固。10月上旬,近万人的八路军第四纵队带领5万余人的起义部队,一字长蛇阵从东往西蔓延前进,一路屡遭日伪军围追堵截,损失之惨重世人罕见,第一路司令洪麟阁即在西撤战斗中牺牲。据八路军第四纵队参谋长李中奇回忆:“第四纵队撤回平西后,由万人锐减到4500人,浩浩荡荡的5万余起义军,到平西时不到2000人。”当年联军副司令兼第二路司令员李运昌回忆暴动队伍西撤时说:’因为领导上发生失误,胜利成果没有巩固住,地方、军队都损失了90%。……暴动时10万军队,其中7万人是我们党领导的抗日联军,7万人剩下3000人,这个损失很大。”后来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和调查得知,这次武装暴动,抗联直接死亡10000余人,四纵死亡5000余人,失踪近5600余人。

这次武装暴动,虽然由于西撤造成了巨大损失,但为后来开展冀热辽区的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1938年冀东人民武装抗日大暴动形势要图

三、1941年夏季反“扫荡”失利

1938年冀东人民武装抗日大暴动的胜利,因西撤造成的损失从颠峰跌入低谷,抗日斗争的局面十分恶劣。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形势有了新的转机,19407月,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简称冀东军分区)宣布成立。在党的领导下,冀东八路军先后组建了第十二、第十三两个团和若干游击队,活跃在冀东地区。

由于冀东抗日斗争的蓬勃发展,引起了日军惶恐不安。19413月至9月,日军唆使伪政权先后推行了第一次、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日军按其《1941年度肃正作战计划》,经过长期策划和准备,于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末期,调集日军第二十七师团、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关东军5个独立步兵大队共3万余人,伪满军、“治安军”、“警防队”等正规伪军2万余人,地方警察队等伪军1万人,总兵力达6万余人,对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扫荡”。5月下旬,日军将其主力隐蔽集结于机动位置,并完成了对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四面包围:北面,西起古北口,沿长城线东至冷口;东面,北起喜峰口,沿滦河南下经滦县达奔城;南面,自滦县城起,沿北宁铁路西经唐山、河头、芦台、宁河至宝坻;西南,从通县燕郊,沿潮白河和平古铁路至古北口。从25日起,日伪军逐渐收紧包围圈,以日军为主的“扫荡”作战兵力,分三路快速插向冀东基本区之后,又利用公路、河流、山脉形成十余条军事封锁线,寻找八路军决战。

此时,冀东八路军两个主力团,正分散在长城南侧各地活动。冀东军分区政委李楚离和副司令包森率第十三团一部从冀东西部被挤压到蓟县南部地区;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率第十三团另一部在冀东迁安一带被迫转移到玉田西南部地区,恰与李楚离、包森会合。活动在遵化地区的八路军第十二团,也被迫向南转移至经丰润到玉田南部地区。当冀东军分区领导察觉日军大“扫荡”由四面展开,再部署反“扫荡”已来不及了,只有被动应战。

61日,日伪军先向蓟县、玉田边界进攻,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司令部率第十三团一营、三营在杨家套、杨家板桥等村与敌交锋,毙伤敌200余人,当晚向西北转移。次日黎明时到蓟县城东南十棵树村,又遭数千日军包围,双方迅速接火。日军以炮火向第十三团驻地猛烈轰击,民房多处起火,全村被施放的毒瓦斯弥漫,司令部及教导队奋力抗击。战斗中敌人切断了八路军第十三团第一营与司令部的联系,在战斗正酣之时,忽然天降大雨,浇灭了大火,溶解了毒气,道路泥泞,日军难以进攻,战斗转入相持阶段。入夜,八路军分散突围,李运昌带第一营向北转移,冲破日伪军封锁,摆脱2000余日军的追击,到达蓟县北部山区,为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一部转入雾灵山,一部转入平北。李楚离、包森率第十三团第二、三两个营及分区直属队仍处在重兵包围之中,处境十分艰难。为不致全军覆没,方决定除短枪随身携带外,将步枪、机枪埋藏,战士化装就地分散潜伏,待“扫荡”高峰过后再行集结。但此举被日军发觉,反复清剿搜查,八路军在当地群众掩护下大部安全转移,但所藏枪支全部损失。

在八路军第十三团与日伪军激战时刻,第十二团团长陈群所部在玉田县南部孟四庄一带遭日军包围,战斗开始,陈群即中炮弹牺牲。此后十二团以营为单位分散活动。66日,团政治处主任曾辉率团直属队、第三营和青英部队在丰润县新军屯镇东北之于前庄,与前来围攻的2000余日伪军激战一天,晚9时冒雨突围,杀伤日军200余人,十二团牺牲47人,青英部队牺牲139人。同时该团第二营和特务连被2000多名日伪军围在河夹流村芦苇塘中,由晚7时激战到9时,乘大雨突围,击毙日军百余人,八路军伤亡60余人。第一营为避日军锋芒,在丰润、宁河边界地区隐蔽。75日,被4000余名日伪军包围在韩家庄,苦战终日后突围,虽杀敌200余人,但营长杨作霖以下20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在一个月的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减员1000余人(其中牺牲400余人),游击队牺牲140余人。这次反“扫荡”失利,给八路军和游击队造成了严重损失。

四、反击“治安军”作战

1941年夏季反“扫荡”失利后,冀东八路军主力和基本区地方干部转入热南开辟新区,在基本区内坚持斗争的工作人员也改变了策略,用隐蔽的方法推行各项抗日政策。对此,日军产生错觉,以为经夏季“扫荡”,冀东八路军“已不足为患”。所以在7月至9月推行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时,对冀东没有大的军事行动。日军第二十七师团将“防卫重点”由冀东移向津浦线,冀东的警备由新组建的“治安军”担任,并于1112月推行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

“治安军”,是日本侵略者为推行其“以华治华”方针解决其兵力不足,指使华北伪政权建立起来的正规部队。从193910月到1941年秋,分三批共组建作战部队12个集团,37个团,连同1个教导集团和后勤机构共约7万人。到194112月底,调往冀东东部地区(唐山现辖区)的有6个集团,20个团,总兵力3万余人。其分布情况是:第一集团驻迁安县城,迁西县罗屯、太平寨、兴城、三屯营、洒河桥等地,集团司令李运衡。第二集团驻玉田县,集团司令黄南鹏。第三集团驻遵化县城及东双城、大寨、铁厂等地,集团司令刘化南。第四集团驻遵化县城南之党峪、新店子等地,集团司令刘祖生。第五集团驻滦县城关及张各庄、上五岭、苏家庄等地,集团司令叶荫南。第七集团驻丰润县城关及左家坞等地,集团司令马文起。另有8个独立团分别配置于各县境内。

“治安军”的部署先以团、营为单位,占领主要集镇和交通要道,立足后开始“扫荡”,将八路军消灭或赶走。在政治上采取欺骗手法宣称“曲线救国”,蒙蔽了众多的上层人士和基本群众。当“治安军”大批涌进冀东的时候,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已侦知其战略意图、兵力部署等基本情况,也发现了由于“治安军”的欺骗宣传一些上层分子对抗日发生动摇的现象。据此,冀东党组织在长城北侧宽城县的王厂沟召开会议,认为若不给“治安军”以沉重打击,抗日根据地将陷于困境。会议决定发动打“治安军”战役,随之开辟新区,扩大抗日根据地。随后冀东军分区又在遵化县驸马寨开会研究军事部署,将第十二、十三两个主力团和部分游击队从热南调回冀东基本区,合理布防,相机作战。

1215日战役开始。14日军分区司令部获悉,驻迁西三屯营“治安军”第三集团第六团在15日向遵化移防,途经遵化境内四十里铺。该敌所经路线丘陵起伏,又处抗日根据地,军分区决定首战从这里开始。入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副司令员兼第十三团团长包森、军分区参谋长曾克林率第十二、第十三团各一部,自炸糕店至大柳树布成10公里袋状伏击线。15日晨,“治安军”浩浩荡荡沿迁遵公路西进。因数日来八路军为避免打草惊蛇,对不绝于途的伪军联络人员未予触动,故敌以为太平无事,毫无戒备进入“口袋”,由于伪军的散兵在四十里铺先与八路军第十二团二营开火,全线不得不提前出击,只半小时便结束战斗。进入伏击圈的“治安军”第六团的一个营全部被歼,共毙俘450人,缴机枪5挺,步枪350支,弹药25000发,其它辎重150马车。未入“口袋”的伪军狼狈逃回三屯营,战役首战告捷,八路军又分兵多路活动寻找战机。

四十里铺战斗后,“治安军”第三集团其余兵力另路继续向遵化转移。该集团所属第五团一个营进占遵化东双城子,另两个营占据其南部的大寨、铁厂。包森将敌情侦察清楚后,决定在白天化装奇袭双城子据点。1216日正逢集日,拂晓前包森率第十三团第三营、特务连和迁遵兴基干队进入攻击阵地。晨,由40名干部、战士组成8支突击队,分别化装成赶集的,给伪军据点送粮草的,走亲访友和娶媳妇的等等。从东、东北、正北三条通道向双城子据点进发。不料,除一路进入据点外,其余两路遇到伪军岗哨盘查。突击队员只好打死哨兵冲入据点。由于双城子村内街长巷深,突击队被敌军分割包围,包森得息立即决定改奇袭为强攻,敌我双方巷战至次日凌晨,伪军待援无望而撤退。此役除伪营长带20人漏网外,200余人全部被歼,从此拔除了这个尚未建好的据点。

19421月,“治安军”开始以集团“扫荡”,八路军展开反“扫荡”作战。3日,驻遵化县平安城“治安军”第十团一个营进犯刘备寨,被八路军第十三团歼灭大半,其中毙日本教官一名。4日,八路军第十二团在丰润县马庄户、牵马岭一线与前来“扫荡”的“治安军”第三集团第八团千余人激战,将其击溃,重伤伪团长1名,俘伪营长1名,连长2名。5日,八路军第十二团以一部佯攻大寨“治安军”第五团团部,八路军第十二团第二营设伏于遵化县大寨以南5公里的旧寨,诱击来援的“治安军”第五团所属第二营,仅半小时即将其全歼,伤伪营长以下250人,击毙日本教官1名,八路军无一伤亡。同日,包森获悉,“治安军”第十团第三营将于翌日再犯刘备寨寻找被八路军击毙之日本教官尸体,包森率第十三团第三营设伏于亮子河、新庄子、马各庄一线。6日晨将来犯的““治安军”一个营全歼,俘伪军200余人,原日本教官尸体未取走,又多了一具新的日本教官尸体。“治安军”第十团余部向石门方向逃窜,当行至刘家屯又遭丰玉遵游击队夹击,死伤10人,被俘75人,残部丢弃团旗而逃,“治安军”第十团全部被歼灭,该团番号从此取消,伪团长崔福坤被伪治安总署处死。

此时,“治安军”已损失两个团的兵力,伪治安总署“总监”齐燮元急忙赶到丰润、遵化督战。他见“治安军”连遭歼灭,就将以一个营兵力出击改为以整团兵力出击,同时收缩以营为单位建立的据点。日军也调集第二十七师团的中部防卫队一个半大队,并出动飞机协同“治安军”作战,但未能挽回败局。

八路军连连得胜,战斗意志更强,遂决心乘胜扩大战果。包森率第十三团一营四连和二营两个连约1000人,在丰玉遵寻战。侦知驻玉田县城“治安军”翌日入燕山口去遵化平安城一带“扫荡”,经分析敌情决定迎击。于是率部急行军于凌晨1时赶到遵化境内果河北岸蔡老庄一带,布成伏击圈,该敌于2时到达果河,双方接火,八路军变伏击战为围歼战。天方明,敌阵大乱,伪军500人向八路军缴械,300人逃奔左后侧之别古寺。包森命三营长耿玉辉发起强攻,据守寺内的伪军遂打死日本教官后投降。此战为果河沿战斗,包森以3个连的兵力全歼“治安军”第四团,击溃其第二集团司令部及第三团,毙俘敌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30余人。

在果河沿战斗后,李运昌、曾克林率八路军第十二团第一、第二营于120日强攻迁安县杨店子“治安军”第二十团据点。八路军于凌晨3时乘敌不备发起进攻,很快将伪军挤缩到以团部为中心的狭小范围内,因敌据守的院墙坚固,未能全克。为防止贻误时机,迅速撤出战斗,战后“治安军”仅剩300人,在敌机掩护下放弃杨店子据点逃回迁安县城,八路军共伤亡170余人。

果河沿、杨店子战斗后,“治安军”已溃不成军,无力再战。日军急从津浦线调回第二十七师团2000余人和伪满军1个团,“治安军”第101集团也从冀东西部调到丰润、玉田、遵化等地。这些日伪军的到来,已不是执行进攻任务,而是为了稳住“治安军”的阵脚,避免一败涂地,但他们也不断遭到八路军的打击。25日,日伪军“扫荡”丰玉遵地区。凌晨2点,八路军第十三团第二营与日军第二十七师团一个大队在遵化县夏家峪遭遇,因情况不明包森撤出战斗,隐蔽于南山,经跟踪侦察判定该股日军将于原路返回,包命第二营及特务连于贾庄子设伏。下午5时,日军果然原路返回,遭八路军伏兵痛击,击毙日军中佐大队长田口助休以下70余人。

至此,打“治安军”战役历时52天,大小战斗近100次,主要战斗20余次。全歼“治安军”1个团,大部歼灭3个团,部分歼灭1个团,击溃2个团,共歼敌5000余人,其中生俘伪军官兵551人,经瓦解反正、逃亡2600余人,八路军伤亡干部10人,战士约400人。

通过这次战役,冀东八路军由战前4000余人猛增至7000余人,八路军和游击队的雄威大大震慑了敌人,阻止了日军在冀东推行第三次“治安强化运动”的计划,也为未来反第四、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次战役的胜利扩大了人民对共产党、八路军的政治影响,统一战线更加巩固。

五、甲山反围剿战斗

甲山,位于遵化县东南部,是座孤立的险峻山峰。

194241日至61日,日军开始实施“冀东一号一期作战方案”,它是日伪发动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日伪投入兵力达5万余人。这次“治安强化运动”以“蚕食”抗日根据地基本区为目的,以“扫荡”为主要手段,实行最残忍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先是抢抓万名民夫在基本区挖4条封锁沟,然后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大“扫荡”,

主办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冀ICP备15024999号-1

网站地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