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凯素故居遗址

发布时间:2017-03-03  来源:唐山党史网
分享到  


吴凯素


李运昌(右二)、张明远(右一)、朱其文(左一)和拥军模范合影(左三:吴凯素)

吴凯素故居遗址位于迁西县潵河桥镇东营村,原址因修大黑汀水库被淹没。

吴凯素是冀东著名的拥军模范,1879 年生于与东营村隔河相望的南团汀村, 1898 与东营贫苦农民郭有林结为夫妻。吴凯素一家在贫困中生活着,希望能过上好日子。1938年冀东抗日大暴动爆发,吴凯素看到了希望的阳光。随后,不时有抗日干部到东营村宣讲抗日,吴凯素听后暖在心里。

1939 年,东营建立中共支部,吴凯素的家从此成了党的秘密联络点。一次,迁(安)青(龙)平(泉)联合县委书记黎文等抗日干部到东营村布置工作,夜宿吴凯素家。为确保县委领导的安全,年过半百的吴凯素在大门外站了整整一夜的岗。次日早起,同志们见老人的双眼布满了血丝,感动不已、吴凯素说:“你们一天到晚打鬼子、忙抗日,难得睡个囫囵觉。在大娘家吃好睡好,不出差错,我苦点累点算不了啥。”担任妇救会主任后,她整天走东家奔西家,发动妇女参加识字班,学抗战歌曲,站岗放哨,慰劳子弟兵,护理伤病员,为抗日做了大量工作。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吴凯素家来往的抗日干部不断增多。她和家里人忙里忙外,热情接待。

1941年 6 月,迁遵兴联合县基干队到东营村扩军。由于环境残酷,扩军遇到困难。这时,吴凯素说服家人,第一个送大儿子郭立峰报名参了军。在她的带头和干部的鼓动之下,东营、松岭、长河峪等村立即掀起了送子、送郎参军的热潮。儿子走后,老人还多次托人捎去她的嘱咐:别惦家,多杀敌,为家乡父老争光、出气。后来儿子回家养病,病刚好,老人第二次把他送交抗日部队。

1942 年夏季的一天,数百名日伪军联合出动,直扑东营。当时,吴凯素家正住着冀东报社的女重病号刘建华。一听来了敌人,老人想找个帮手把小刘抬到山里隐蔽起来。她一出门,发现住在别家的伤员小杨独自爬出一家院子。老人得知房东不在家,便把小杨搀进自家屋里,决定和儿媳冒死掩护两个伤病员。于是,揪乱了头发,抹脏了脸,在门前披头散发装起疯婆来,巧妙地骗走了搜查之敌。仅1941年至1943年间,吴凯素精心护理、冒险掩护过的抗日军政人员就有90多人。老人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同志被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又送上抗日战场。

为了表彰这位“子弟兵的好妈妈”, 1945 年春,冀热辽军区、行署授予了她一等“拥军模范”的光荣称号,并赠锦旗一面。 1951 9 月,吴凯素应邀赴京参加了国庆观礼。在怀仁堂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74年,吴凯素逝世,享年95岁。

主办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冀ICP备15024999号-1

网站地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