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1-04-23  来源:唐山党史网
分享到  

潘家戴庄位于滦南县的北部,距县城8公里。1942124日,路南八路军基干队在程庄一带活动。驻张各庄日本骑兵队长铃木信得密报后,立即集合日军、特务、伪警备队250余人,当夜12点向程庄进发,企图将八路军基干队一网打尽。然而,八路军基干队闻讯转移到潘家戴庄,并袭击了前来围剿的日军马队后,又迅速转移。铃木信围剿扑空,又遭袭击,气急败坏,遂命令全部人马杀进潘家戴庄,进行报复。他们端枪、持棍挨门挨户喝令男女老少统统到村南的大场里听“后军”训话,慢者棍棒打,违者杀头。在日军的威逼之下,全村男女老少都被驱赶到庄东南的“会场”上。这里,刀枪林立,戒备森严,东北两面的房顶上站满了端着枪的伪警备队士兵,场南的围墙上和路中间,架着好几挺机关枪。日军和特务头目齐聚“会场”中央。铃木信对群众虎视眈眈,发出阵阵狂笑;特务爪牙横眉立目,拎着棍棒,端着步枪,围着群众晃来晃去,场上的气氛异常紧张。9点钟,日军、特务开始动手,他们把群众一个个抓出来问八路军的去向,不说就用刀枪棍棒活活打死,有十几名群众当场惨死在血泊之中。同时,日军、特务用枪逼着群众挖了两个杀人大坑,然后再用武力驱赶群众进坑。面对死亡,人们挣扎着往外闯。日军、特务则以枪杀棒打、锹铲镐砸、活埋火烧等极其残忍的手段,血洗了潘家戴庄,屠杀无辜群众1280人,烧毁民房1030间,杀人现场惨不忍心

村内财物被抢劫一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潘家戴庄惨案。

1952年717日,唐山各界人民为了纪念潘家戴庄千人坑惨案中殉难同胞,谴责日本侵略军令人发指的残酷暴行,在潘家戴庄村建立潘家戴庄惨案纪念塔。1967年,滦南县人民委员会主持重修纪念塔并增建了纪念馆。纪念馆内陈列着日伪军在惨案中使用的一些凶器,摔死婴幼儿的碌碡,部分殉难者的尸骨、遗物和惨案现场泥塑、挂图以及各类照片等。19719月,滦南县革命委员会将旧纪念塔拆除,改在村东南角惨案旧址重修纪念碑和现场水泥造型群。纪念馆仍留原处,但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震毁。

为进一步发挥基地作用,完善教育功能,19977月,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正式批准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建设项目,199711月奠基,19983月动工,200012月竣工,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6平方米。

    纪念馆总体布局由南到北,依次为停车场、绿地、记事碑、悼念广场、纪念碑、冤魂墙、下沉广场、陈列馆,形成层次分明的空间序列;从东至西有影视厅、接待室、埋人方坑和合葬墓相互衬托。灰色檐口、白色墙面、粗犷的蘑菇石,给人以沉重、悲愤、永久纪念之感,是一个集惨案性、遗址性、纪念性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物。站在悼念广场,面对的是纪念碑。黑色花岗岩冤魂墙所刻19421280醒目大字,昭示人们不要忘记1942年有1280名同胞在这里遇难。展览馆分上下两层。上层展厅分疯狂的侵略、潘家戴庄惨案、正义的审判和警钟长鸣四个部分;下层杀人坑原址陈列了经过处理的遗骸21具。二楼西侧展厅,用翔实的历史资料,深刻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在冀东、在滦南,特别是在潘家戴庄实行“三光政策”的野蛮暴行,配以模型、景观、图画,使人如身临其境,烘托了惨案气氛;东侧展厅前段主要反映了制造潘家戴庄惨案的日伪军得到应有惩罚的情况。后半部分简介了历次建塔、建碑、建馆和利用惨案遗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国内外人士凭吊的情况。一楼尸骨陈列馆是馆中之馆、重中之重。一踏进鹅卵石铺就的地面,环顾埋人长坑遗址,就给人一种沉重之感。局部发掘出的形态各异的累累白骨,使人联想到这些人被埋时的惨象,产生一种心灵的震颤。

2005年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办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冀ICP备15024999号-1

网站地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