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安

发布时间:2018-02-22  来源:唐山党史网
分享到  

在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长眠着一位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英烈,他就是高小安。

高小安,原名高瑞泉,191645日出生在河北省滦南县安各庄(当时属滦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

高小安的祖父高焕翅,生有二男三女。父亲高朝玺排行老大,叔父早年夭亡。高家世代为农,祖祖辈辈勤劳苦做,铢积寸累,始创下30亩薄沙地的家业,指望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接踵而至的水旱灾害,加之兵燹匪祸,官贪吏虐,小安家生活日渐拮据。父亲高朝玺感到似这般困顿乡里,终无出路,决心到关外另谋生计。父亲逃难般的出走,前途未卜,给小安童稚的心灵蒙上一抹不祥的阴影。从此,他性情更加孤僻,终日郁郁寡欢。

1925年,小安在本村私塾受到启蒙教育。先生给小安起名高瑞泉,希望他的心地象一泓清澈的泉水,纯洁晶莹,长大后能做出一番事业。私塾先生是位知识渊博的人,在先生的教诲下,小安得以粗通文墨。知识开拓了这个出生在穷乡僻壤的孩子的视野,他不甘囿于“子曰诗云”的枯燥藩篱,常常从本村有藏书的人家借书来读,每得一书,常手不释卷,甚至废寝忘食。他志存高远,追求着有朝一日,能统兵打仗,尽匹夫之责。多少传奇般的英雄偶象给小安留下过深深的印痕。在和小伙伴们厮杀打逗中,他常扮作杀富济贫的英雄豪杰,追逐嬉戏,痛快淋漓。

19256月中旬,涉世尚浅的小安随祖父去唐山办事。在市区西山口,正遇到唐山各界人民举行反帝大示威。成千上万的人高呼口号,声势浩大。高小安有生以来还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他感触极深。小安开始认识到,中国人也不是好惹的,只要万众一条心,就一定能够打败帝国主义列强。

1929年,因家境不支而辍学,童年的小安遂挑起家庭重担。父亲下关东以后,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羸弱的祖父难掌门户。小安伶仃一人,常受纨绔子弟欺凌,但他从不向邪恶势力屈服。那些恶少们见无奈他何,只好作罢。逆境砥砺着他的意志,严酷的现实使他过早地成熟起来,始而愤世疾俗,继而弄枪习武,立志消除世间不平。

闯关东的父亲一去数载,并没能给家里带来福音。高朝玺远离乡井,在哈尔滨一家瓷器店学买卖。不料风云不测,祸起旦夕。他为一乡邻做保人,在哈市一商号当学徒,此人拐钱逃匿,高涉讼下狱。出狱时,已是1931年,东三省已沦陷。高朝玺怀满腔国耻私怨,孑然一身回归故里,一路目睹日寇烧杀抢掠,耳闻同胞遍野哀鸣。小安从父亲的讲述中悉知东北局势,痛感国是垂危。国难当头,高小安不甘蛰居乡里,决定去寻找一条抗日救国的道路。

193112月,高小安结识了早期共产党员姚洗尘。姚洗尘和小安是同乡,高、姚两家又有社会关系。1926年至1928年,姚洗尘在武汉中央政治军事学校学习。毕业后,按顺直省委的指示回滦县,以省师军事教员的身份从事革命工作,曾任中共滦县县委组织委员。姚洗尘向高小安介绍了南国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形势。小安从中接受了不少新鲜思想,他懂得了要抗日救国,就得团结劳苦大众闹革命,就得跟着共产党打天下。姚洗尘启发小安,冀东地区已有党的秘密组织,要他设法找到党。

1932年,高小安历尽曲折,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加入党组织以后.他肩负党的重托,以崭新的面貌投入到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之中。

1932年至1936年间,高小安先后接触了李运昌、苏林燕、卞振东等共产党员。在党组织的热情关怀下,他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

李运昌是小安革命征途中的一位重要引路人。当时,身为中共京东特委主要领导的李运昌,不辞辛苦,不顾个人安危,长途跋涉,到小安的家乡,开展秘密工作。李运昌常给高小安讲革命道理。一讲就是大半夜:列强的欺凌,军阀的混战,人民的苦楚,党指引的曙光……这些话有如春风化雨,催开了小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心花。

小安家还有一位常来常往的“客人”,那就是卞振东。卞振东是党从延安派到冀东的干部,曾任京东特委委员等职。他以卖篦子为掩护职业,到安各庄一带后,找到了高小安,帮助他在这一地区发动群众,蓄积力量,迎接革命高潮。高小安从卞振东那里进一步了解到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胜利长征的消息,备受鼓舞,斗志弥坚。

19355月,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在华北制造事端。7月,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与国民党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达成协议,攫取了我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面对内政腐朽,外患频仍的社会现实,高小安愈感到唤起民众至关紧要。他加紧工作,或出没于田间地头,或隐现在茅庐草舍,走家串户,宣传群众。他组织灶门无柴,缸里缺米,衣着褴褛的穷人展开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把地主、恶霸的劣迹公诸于世,把浸满了穷人血汗的粮食、棉花抢回来。当牛做马的农民看到了革命斗争的力量,从此,越来越多的人都汇集到高小安身旁,一支秘密武装队伍初步形成。

19358月,由京东特委介绍,高小安和丰润县委组织部长苏林彦接上关系,苏当时的公开身份是爽坨学校教员。在苏林彦的帮助下,高小安将农民武装队伍改编为路南游击小队,党领导下的冀东地区最早的游击队诞生了。

1936年元月,京东特委组建丰滦边(丰润路南部分加滦县西南部分)县委,苏林彦任县委书记,高小安任游击队长。这支游击队以抗日救国为宗旨活动于曾家湾、司集庄、柏各庄至渤海沿岸,支持农民反地主,带领渔民反渔霸,组织盐民反“缉私”。高小安配合苏林彦秘密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1936年前后,仅在安各庄,高小安就从雇工中发展了8名党员。

是年8月下旬,苏林彦去特委开会,带回《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即遵议会议决议)高小安为我们党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而欢呼雀跃。

1936年冬,车轴山王玉屏叛党,把写有京东特委组织部长李一夫、丰润县委书记温立三、丰滦边委书记苏林彦等7人的名单交给日本特务金立中。党组织决定迅速除掉这个可耻的叛徒。李一夫亲自部署了除奸工作。腊月二十四日,游击队长高小安装扮成一个经商的阔少,来到胥各庄,以愿投资帮助办通讯社为诱洱,将叛徒王玉屏引出,搭车从宣庄下来后,高小安若无其事地走在前面,快到郑庄子附近的草泊时,叛徒心生孤疑,说:“你怎么往死路引我呀?”小安机警地用左手一指:“你看,那不是你要去的地方?”趁王向前望的一刹那。高小安掏出手枪,结果了他的性命。小安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重任,保卫了党的组织。

处于秘密时期的党组织,活动经费甚微,更难筹措资金购置武器。高小安做家里老人的工作,慷慨地卖掉12亩土地,充作党的经费。此举得到父亲的支持。父亲是位性情耿介,深明大义的老人,异乡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这不平的世道深恶痛绝。归乡后致力于为民解忧排难,在邻里之间深孚众望,被推举为乡长。支持小安革命,举家戮力同心,一条秘密地道,就是全家在院里挖成的。如此家庭,对小安鼓励非浅。

19377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郊区芦沟桥发动进攻。翌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同胞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遵照党中央关于“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指示,193712月,李运昌以华北人民武装自卫会冀东分会的名义在滦县多余屯(现属滦南县)主持召开京东十县抗日人民代表会议,会上提出立即开展游击战争。高小安被确定为丰滦南部农民游击战争的领导人。

按照多余屯会议的精神,高小安夜以继日地为扩充游击队伍操劳奔波。他注意广泛结交开明士绅、有志于抗日的社会名流,更致力于发动饥寒交迫的广大农、渔民,深夜,他给组织起来的贫苦农民讲解“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报告八路军对日作战的胜利消息。为了点播革命火种,高小安的足迹遍及丰滦边区的重要村落集镇,窝铺渔港。

19386月下旬,冀热边特委在丰润田家湾子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发动冀东抗日大暴动。根据会议决定,高小安游击队隶属抗联二路军李运昌部,起义日期定为716日。

7月初,传来李润民部、高志远部分别在滦县港北,多余屯提前举事的消息。高小安冷静地分析了局势,认为丰滦边区农民暴动条件已成熟,如不从速行动,恐生变故,贻误军机。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奇袭了爽坨、曾家湾、司集庄伪警察所,缴获长短枪60余支,弹药一部,用所获武器,装备了自己。丰滦地区农民武装暴动的序幕拉开了。为严明军纪,高小安明令下属:一、我们的宗旨是抗日救国,为民除害。二、凡同情抗日的,不论任何阶级,任何阶层,我们都表示热烈欢迎。三、国难当头,大家要有人出人,有枪出枪。四、不许坑害老百姓,违者严惩不怠。

713日凌晨,高小安带领暴动队伍径取爽坨。爽坨当时驻“战区保安队”第四总队的一个小队,是大汉奸李际春的部队。保安队到爽坨以后,鱼肉百姓,无恶不做。保安队自知无力抵抗,打开北门仓皇溃逃。不到一刻功夫,据点被我占领,缴获全部武器弹药。

首战告捷,人心大振。高小安见士众锐气正盛,下令乘胜进军,部队如破竹之势,进抵交通要冲——大新庄子。鉴于从军人员急剧增加,高小安决定驻足大新庄子,一面对部队进行整编,—面派人和抗日联军司令部取得联系。

从暴动之日起,高小安治军靠的就是党的方针政策,处处表现出与旧军队截然不同的特点。

豁达大度,善于团结各阶层人士,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大新庄子李贯一,是个有爱国热情的知识分子,曾就读于天津中医医学院。李贯一含辛茹苦,学成医术,面对满目疮痍的社会,苦于报国无门。高小安暴动之后,主动拜访了李贯一。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李贯一,见报国有路,自然喜出望外。小安充分信任他,并委以医务处长重任。李贯一发挥医术特长,为军队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吴紫阳是位很有名望的旧知识分子,毕业于天津工科水利学院,因不满国民党的昏暗统治,隐退村野,深居简出。为了让这位有影响的人物出山,高小安多次登门拜访,吴紫阳颇受感动。小安拉起暴动队伍不久,吴紫阳也在吴庄一带组织了农民暴动,后来被编为抗日联军第十四总队。一些昔日与小安有隙的人,生怕相机报复,因而暴动后闻风逃匿。高小安以抗日大局为重,给他们带信,开诚布公地表示捐弃前嫌,携起手来共同抗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些自认为和小安是冤家对头的人,被小安的诚意所感动,陆续持械加入抗联队伍。为争取地方民团,高小安也做了大量工作。当地的民团虽属地主武装,但团丁多系各村雇佣的穷人,在里面不过是想混碗饭吃。小安深入民团,首先争取了两个民团头目,接着启发团丁们的阶级觉悟。待高小安义旗高擎之后,民团纷纷倒戈,加入暴动队伍。

大新庄子整编中,高小安从严约束部队,对扰民滋事,破坏纪律者,则绳之以军法。部队在大新庄子驻扎期间,干部战士替老百姓担水扫院,军民情同手足,亲如一家。7月下旬,部队完成了整编任务,按照抗联总部的部署,高小安挥师北上,与兄弟部队会合。千余人的队伍,经过整编,面貌一新。北进中,沿途宣传抗日主张,收缴地主枪支,惩治汉奸恶霸,没收富户粮食,赈济贫民。队伍所到之处。母箪食,子壶浆,影从响应者络绎不绝。23日,在倴城西北40里之茨榆坨。高小安与抗联五总队一、二大队会师。按抗联司令部既定序列,高小安部编为冀东抗日联军第十三总队。高小安任总队长,卞振东任政治部主任。

83日,高小安率十三总队千余人会同高志远、李润民等部,兵临乐亭城下。在攻打乐亭城时,高小安任城西总指挥。总攻开始以后,小安手持短枪,走在队伍前面,发动数次猛攻。伪县长见攻势凌厉,料难顽抗,翌日晨通电话请降,称:贵军攻下滦县城后我即刻率部起义,并交出一批枪支以表诚意,拿出大宗文物慰劳军队。抗日联军为统一战线大局计,受降撤围而去。

攻打乐亭后,高小安仍回师故土。旋即打曾家湾,克小集,攻越支,夺宣庄,愈战愈强。战斗中,高小安的军事指挥才能日见卓越。越支是敌重兵防守的一个顽固据点,工事坚固,壁垒森严,且三面放水护庄,守敌自恃设防严密,万无一失,扬言“土包子想打越支是白送死”,气焰甚嚣尘上。高小安决心拔掉这颗钉子。趁仲秋月色,部队悄然包围了越支。高小安已掌握了据点内敌人的兵力部署情况,认为硬打硬拚,势必造成伤亡。避其锋芒,击其所虚,方能克敌制胜。他冷静地思考了作战方案,令其一部从正面佯攻,自己则亲率轻锐,取道水路,袭其侧翼。高小安等似神兵天降,直捣敌人心脏。内外夹攻,敌防线倾刻崩溃,越支克复。

在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中,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位于丰滦边界爽坨村一带的侯五、侯六,趁暴动之机,假抗日之名,拉起队伍胡作非为。高小安为维护抗联的声誉,决心剪除做恶多端的首要分子,侯五、侯六被正法,百姓拍手称快。

高小安率领着农民革命武装,纵横驰骋于北宁路南到渤海沿岸的百余里战场上,在滦县、丰润、宁河、乐亭等广阔区域,产生过巨大影响。在冀东抗日大暴动中,受高小安影响先后举行暴动的稻地于小泉部,钱营阎锡连部,霍庄霍二、霍三部,后来大多归属了高小安的十三总队。高所部最多时达两干余人。

10月初,八路军主力和抗联大规模西撤。高小安率队留在冀东。日伪为了扑灭冀东人民的抗日烈火,疯狂杀害暴动人员及其家属,白色恐怖笼罩着冀东大地。十三总队孤悬敌后,处境险恶。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保存革命实力,高小安把队伍化整为零,昼伏夜动,或聚或散,灵活机动地开展抗日游击活动。

1939年初,高小安同返回北宁路南的张振宇、张鹤鸣、曹致福、李玉玺、田自修、田砚农等组成“路南办事处”,联络抗联旧部、发展游击武装。此时,高小安得知,在西撤途中,陈宇寰等抗联将士为国捐躯,他和同志们挥泪发誓:一定继承死难者未竟的抗日救国大业,不苟且,不偷生,誓将热血沃中华。

高小安等在曾家湾、司集庄、柏各庄和沿海一带的频繁活动,搅得敌人坐卧不宁。6月底,日伪在曾、司、柏三处重设据点,成立“曾司柏办事处”。趁敌尚未站稳脚跟,高小安率部连克司集庄、柏各庄两据点,日伪残部逃至曾家湾,龟缩不出。7月中旬,高小安配合由周文彬、张振宇、苏然、高敬之等率领的抗联五总队两个中队,仅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占领了曾家湾敌据点,伪警备中队长李思荣等37人被当场击毙,其余溃逃。

19398月底,高小安奉命到丰、滦、迁的腰带山区与主力部队会合。临行前,高小安向父亲表述了国难当头,难尽孝心,毁家纾难,在所不辞的衷肠。父亲理解儿子的心意,挥泪告慰着安:你只管去吧,家中的事情,我已有所安顿,你走后,我将携家口避难天津,以解儿后顾之忧。晚上,小安和妻子话别,望小即将离别的亲人,妻子不禁潸然泪下,小安耐心地向妻子再次讲述了乱世之中国家难得两全的道理,深情地说:“盼着早些把日本鬼子赶出去吧,那时全国人民都有了真正的家,咱们一家人也就团聚了。”

9月,高小安一行50人,穿过敌人的封锁线,抵达丰、滦、迁腰带山区。不久,被任命为八路军第十三支队新建第九总队副总队长,在司令员李运昌指挥下,转战百里山区。

这一时期,抗日战争已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敌人开始注意对战略后方的控制。开始在冀东集结重兵,以本间雅靖为师团长的华北驻屯军27师团,连续向冀东发起扫荡,妄图消灭继续坚持在这块土地上的八路军和抗联队伍,并且积极恢复被我摧毁的伪政权组织。推行“治安肃政运动”,搞大检举,搜捕流散抗联人员。在高小安的家乡,小集保卫团长王子林卖身投靠日寇,被任命为“清乡总司命”,卷土重来。王子林到处贴布告,悬重赏捉拿高小安。在高小安去北宁路北后的第10天,大汉奸王子林纠集敌伪300余人,包围了安各庄。这时,高小安的父亲已带家口辗转到了天津。为盘查高小安一家的下落,王子林气急败坏,一次就残杀了18名老百姓。淫威并不能使老乡们屈服。最后,王子林下令把小安家的房子全部点着。直到烧得全部落架,才罢休离去。为抗日救国,小安全家天各一方,房产什物荡然无存。

战斗在群山中的高小安,听到家园被烧毁的消息,更增添了抗战到底的决心。从此,化名林海山,愿自己的胸怀象大海一样宽阔,意志象高山一样坚定。他多次请缨杀敌,披星辰,暴霜露,在松山峪、莲花院、杨家沟等山村主动出击。徐庄子战斗,日伪倾王官营据点的全部兵力参战,在敌众我寡的态势下,高小安兵分数路,在四周山角石罅中,燃放鞭炮,迷惑敌人。晕头转向的日伪军,以为误入我军包围圈,仓慌撤退。高小安指挥队伍四面出击,毙伤敌伪20余人。高小安在反扫荡的残酷斗争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为冀东山地游击根据地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历经战斗的艰苦岁月,高小安认识到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铁壁铜墙。一次战斗中,高小安脚部受了重伤。松山峪优抗主任刘宝岱冒着生命危险,把小安背回家中,躲过敌人的搜查。养伤期间,小安住在松山峪南大山的一个秘密山洞里,刘宝岱一家每天翻山越岭,轮番送饭送水。面对质朴忠厚,对革命赤胆忠心的乡亲,高小安多次感动得下泪。后来,在带兵打仗中,他常常告戒战士们:“我们的军队离开人民,就同鱼儿离开水,庄稼离开太阳一样,就会寸步难行。维护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军队的天职。”每当夕阳西照的时候,小安常挪到洞口,望眼前,群山峥嵘,层峦迭嶂,沟谷深邃,祖国的大好河山,遭敌蹂躏,日寇在中国的土地上狼奔豕突,此刻自己却不能征战疆场,他忧心如焚。未等痊愈,即拖着带伤的双脚,投入了战斗。

19408月,冀热察区党委冀东分委作出加快开辟路南的决定。丰、滦边区至渤海沿岸一带,群众基础较好,且有广阔的回旋余地,是开辟路南理想的立足地。分委决定派高小安深入路南,立足沿海,开辟地区。

“闻令则从,闻战则喜”,高小安肩负着党的重托,816日晚,趁夜色带领一支先遣队伍,从路北经唐山以东冲过了敌人的封锁线,到达路南。开辟路南地区的工作,虽有1938年前后的武装斗争基础,但是经过敌人的残酷扫荡,确是异常艰巨。敌伪得知我有武装队伍潜入路南,如坐针毡,出动兵力围追堵截。高小安率部机智灵活地与敌迂回周旋,他们不顾饥饿和疲劳,沿宣庄、圈里、戟门、老王庄子、李八廒、灶上、南堡、北堡、柏各庄、胡各庄、倴城、司各庄等村镇不停地奔跑了300余里。

在奔转途中,高小安肺病复发,大口大口地吐血。但他斗志不衰,忍受住了难以想象的疾病折磨,始终保持着一个革命者的乐观情绪。随行的同志们从小安身上看到了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鲜明形象,受到极大鼓舞。高小安开辟路南的斗争,给富有光荣斗争传统的丰滦昌乐人民重新带来希望之光。

19411月。高小安带着冀东党和人民的厚望,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大)第二分校上学。193812月,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奉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命令,深入敌后,在晋察冀边区创办了第二分校。分校校址在晋察冀边区灵寿县的陈庄。该校以培养军政双全、德才兼优的军政干部为宗旨。高小安是第二分校第四期学员。

在为期一年的“抗大”生活中,高小安如饥似渴地学习了《哲学》、《政治经济学》、《联共()党史》、《论反对日本帝同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及马列主义、军事战略等课程。为了弥补政治理论之不足,他课上听讲精神专注,笔记写得极认真,恨不得把教师讲的每句话都印在脑子里,记在本子上。除在笔记本上记录外,还在讲义上密密麻麻地作了大量笔记。那时印讲义的纸质量很差,有的是利用废纸的背面油印的,有的是用红绿纸张印的,再记上笔记,看起来就更费劲了。课程安排得很紧,只得忙里偷闲,抓紧点滴时间核对整理。因多年征战疆场,戎马倥偬,文化学习无暇顾及,这次进“抗大”,对他来说真是雪里送炭,在学好各科必修课程的同时,他还努力补习了文化课。

军事训练是“抗大”的重要科目,在学校,高小安系统地学习了步兵战术概则,游击战术,军事地形学,单兵和班的战术动作,排、连、营、团战斗的组织指挥以及队列、射击、投弹、刺杀、爆破等。实践经验加上军事理论,使小安如虎添翼。高小安在实习中,曾担任见习区队长,见习期间,成绩优异,受到校党委嘉奖。

在滹沱河彼岸的政治摇篮——“抗大”二分校,高小安学习了整整一年,马列主义的理论基础、政治思想素质和军事指挥、领导艺术诸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在高小安的成长过程中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常常和人们谈起这段难以忘怀的经历,他说:“对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人民战争的思想和战略战术方面的许多问题,我都是在‘抗大’弄清的”。

1942年元月,高小安在抗大第二分校结业,回到冀东。

此时,冀东地区的革命斗争形势,已有较大发展。以张振宇为县长的迁滦卢联合县开辟到路南马城、张各庄、茨榆坨一线。高小安一到冀东,不顾旅途劳累,急不可待地找到司令员李运昌,汇报了学习情况。紧接着,便请示说:“司令员,快给我分配战斗任务吧,一年没打仗,憋得真够呛!”

春节过后,以高小安为主任的路南工作团奔赴路南,一方面协助地方政权开辟地区,一方面组织力量,筹建人民武装。

高小安到路南的消息,很快在丰滦南部地区传开,他回到同抗战事业生死与共、休戚相关的群众中间,如鱼得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开辟出100多个村庄,建立了迁滦卢联合县第五总区。

19429月初,晋察冀分局发出指示:在两三县之间组织一个地区队,作为地方主力部队。是月,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首先在路南组建第一区队,高小安奉调任一区队副区队长,区队长张鹤鸣。当时张鹤鸣代号称“大先生”,高小安代号称:“二先生”。区队组建初期只有两个连。军分区从丰滦迁基干队调来一个中队,和高小安所部合在一起为一连,连长李德勇。张鹤鸣所部南进队为二连,连长张子川。

高小安为一区队的发展壮大,倾注了满腔热忱。

经过“抗大”教育熏陶的高小安,深知在部队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从建队初,就明令规定:每天必须保证两小时的政治、文化课学习。高小安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一件大事来抓。他经常向干部战士讲述文天祥、岳飞等民族英雄的爱国气节,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激励干部战士。他教育大家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要做到古人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除自己亲自抓思想政治教育外,高小安还专门安排区队部参谋刘梦飞和常方谍两人主管两小时的政治文化课学习。参谋刘梦飞是位有政治文化素质的干部,他常向战士们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野蛮的军队。”1943年春季开始,高小安为一区队安排了系统的革命理论学习课程,主要内容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

起初,部队不少人中单纯军事观点比较浓厚,只懂得打仗,不懂得政权建设的重要性,鄙夷地方干部的事儿时有发生。在高小安提议下,一段时间里集中搞了尊政爱政、认清革命军队性质、任务的教育,以端正干部战士的思想。大家明白了我们的队伍不光是打仗,同时肩负着发动群众抗日、组织人民抗日武装、建立革命政权的重任。一区队先后协助迁滦卢、丰滦昌乐、滦卢、丰滦、昌乐等县级政府组织抗日农会,妇救会、儿童团、民兵、区小队、基干队、县大队及区政权、村政权。

一区队的战士,大都有一本血泪帐,到部队以后,复仇欲望强烈。高小安因势利导,先让刘梦飞给大家作了《“九一八”以后的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报告,战士们深受感动,声泪俱下。高小安接着讲了革命战士应胸怀天下,摒弃小我,以拯救国家为己任,以解放全人类为奋斗目标。副区队长的话,说得大家心里很豁亮,一些对个人的恩怨耿耿于怀的人,克服单纯复仇的观念,认识到抵御日寇是整个中华民族之大计,必须联合各方面力量。

在抗战的岁月中,高小安广泛结交路南上层开明人士,实践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2年冬,高小安去李八廒大绅士李振环家做动员工作,让他出任县政府的参议,李表示同情抗日,拿出40支枪给了一区队。滦县李营村(现属滦南县)开明地主李宝田从1941年就同我方有联系。一区队转战青河两岸时,很注意团结争取他共同抗日。高小安同区队长张鹤鸣多次同李宝田接触,向他交待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李体察到共产党对他竭诚相待,他深受感动。部队每次驻该村时,李宝田总是慷慨犒军,并主动为部队购买武器、弹药,并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送到革命队伍中当了八路军。在军民大生产运动中,他又把12亩菜园、200亩耕地及全部农具牲畜交给十三军分区司令部。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路南地区一些有影响的开明人士,纷纷订立抗日爱国条约。在路南,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43年前后基本形成。

抗日救国的共同目标促成了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抗战事业的迅猛发展。1943年春在张鹤呜、高小安等领导下,一区队已发展到4个连,近500人,各连建制完善,党支部建在连队。各连配有轻机、套筒、长短枪支等武器装备。地方建党建政工作也有较大发展。

1943年夏,路南军民反“清乡”、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日趋高涨:高小安带领一区队发动各地民兵,开展起使日寇一筹莫展的“三打”运动,即“打瞎敌人眼晴”(策反或收拾伪大乡长、敌情报吊),“打聋敌人的耳朵”(锯倒电线杆子,破坏通讯设置)、“打断敌人的腿”(破坏公路,桥梁)。遍及路南数县的60多个伪大乡三,两天内均被捣毁,伪大乡长多数反正。砍倒通往各据点的全部电线杆子,砸碎各大乡的电话机,扒公路,毁桥梁。我们变被动为主动,敌人则变成“瞎子、聋子、拐子”,到处被动挨打。

在军事方面,高小安灵活运用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创造了不少克敌制胜的战例。

1942年底到1944年春一年多的时间里,高小安亲自指挥或参与指挥戟门战斗、大庄河战斗、南北堡战斗、北圈战斗、学旺庄战斗、魏各庄战斗、焦庄战斗等著名战斗,杀伤了日伪大批有生力量,胜利地完成了由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的历史使命,曾受到以聂荣臻为司令的晋察冀军区的通令嘉奖。①(①张鹤鸣档案材料:贾锦章)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说:“将军受命,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挥鼓之急,则忘其身也。”高小安把它作为警策之言。

高小安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和大女儿先后被病魔夺去幼小的生命。和普通人一样有着灵与肉的小安,又何尝不感到痛苦与内疚呢?做父亲的责任他尽得太少了!当小女儿出生的时候,家里人给她取了个乳名叫留酸儿,名字里浸透着阖家的辛酸、希望和祝愿。女儿过“百岁”的时候,小安从家路过,只待了一刻钟。临行,他亲了亲襁褓中的骨肉,一别数载,女儿再见到父亲时竞怯生生地藏在母亲身后。小安父母妻子到天津避难时,食宿无着,幸而红军赵久清家属搭救,得以栖身英租界,后辗转于三义庄、海大道、钱头庄、王庄等处,飘零失散,为了拯救国家,为了人们过上安宁生活,一家人骨肉难得团聚,各自历尽人间坎坷。

受高小安的影响,先后有几十名亲属追随他闹革命,小安对他们要求极严,后来,他们大都成了坚强的革命战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高小安有9名亲属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冀热辽军区第十四团三营营长张以祥就是9烈士之一。高小安的表弟,违法乱纪,被坚决正法,充分表现出他不徇私情,大义灭亲的品格。

1944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第七个年头。倾注了高小安心血的一区队,经过一年多血与火的考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成长为一支编制完善,阵容齐整的队伍,连队由两个发展到六个。全区开辟村庄1200多个,有900多个村庄可以公开进驻或公开活动,全区130万人口中,有近60万人被解放。

然而正当路南军民需要高小安同他们继续战斗的时候,他却壮志未酬,为国捐躯了。

那是1944年的农历二月。初春与残冬还在进行着无情的决斗。

高小安率一区队二连转战到滦乐交界的小青河两岸。二月二十五日(农历),我方情报人员报告,日军驻滦县偏凉汀之坦克部队,出动四辆坦克,三辆大板车,约百余名伪军,对路南进行“侦察扫荡”,高小安决定凭借小青河的险要地形打击敌人。当天晚上,二连进驻靠近小青河西岸的邰刘庄。26日早饭前,敌人的坦克,大板车从小杨各庄方向朝邰刘庄逼近,刚接近小青河,即遭到埋伏在河西岸的二连的突然袭击,大板车上的30多个敌人几乎被全歼。上午10点,敌坦克过到河东岸。高小安方接应和掩护其他同志,把敌坦克引向自己这边。此时,高小安腿部受伤,同志们争着上来抢救,他大声命令:“快往村里撤!不要上来,谁上来打死谁!”排长刚冲上几步,便被敌人坦克打倒了。在敌人的密集火力扫射下,高小安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二十八岁。

二连干部战士见副区队长为了大家的安全转移献出了生命,个个怒吼着,同敌坦克进行了殊死搏斗。在焦庄村展开巷战,直至黄昏,敌损失惨重,仓惶逃窜。

在整理战场时,人们看到,躺倒在血泊中的副区队长高小安象往日带领大家冲锋陷阵一样,紧紧攥着那只手枪。

高小安烈士的一生虽只有28个春秋,但他短暂的一生却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不朽业绩和万千英烈一样,将永远载入革命史册。

主办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冀ICP备15024999号-1

网站地图

关闭